山东大学郑洪亮副教授、王协彬副研究员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创建时间:  2018/11/03  仲红刚   浏览次数:   返回

  应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仲红刚副研究员邀请,2018年11月3日上午9:00,山东大学郑洪亮副教授、王协彬副研究员来上海大学为师生们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基于CA的凝固过程组织演化和缺陷预测数值模拟"和"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及其激光增材制造"。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郑洪亮副教授介绍了如何借助元胞自动机法研究和开发凝固过程中离异共晶、非规则共晶以及枝晶生长过程进行的算法;并利用元胞自动机数值模拟与同步辐射原位表征相结合的方法,讲述了异质形核颗粒的分布与凝固组织及晶粒大小的定量关系;第二部分由王协彬副研究员介绍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工业,海洋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叙述了镍钛合金器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历的反复相变过程,并解释了这一过程中造成镍钛合金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报告结束后,郑洪亮副教授和王协彬副研究员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并耐心详尽地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郑洪亮副教授个人简介:山东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2007年7月于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7至今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2016年9月-2017年9月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挪威科技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多尺度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及铸造过程智能制造软件开发的研究,在金属凝固和缺陷控制领域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项。在Acta Materilia,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Alloys Compounds等杂志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
  王协彬副研究员个人简介:山东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于2014年12月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获得工程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鲁汶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11月被聘为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18年入选山东大学"未来学者"计划。长期从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及其激光增材制造相关领域的研究。近两年,在形状记忆合金领域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曾参与欧盟第七框架、欧洲空间局等国际合作项目。目前共发表论文3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cta Materilia,Scritpa Materialia等杂志及会议发表论文15篇,他引次数120余次。

上一条:校企合作,助力研究生培养上水平——上海大学CAST与中天特钢等企业联合进行研究生工作中期检查

下一条:“中天特钢--上大CAST PMO技术推进工作会议”在上海大学召开